专注软件造价评估服务

软件成本估算|软件成本评估|软件工作量评估

免费咨询热线:010-82458597

当前位置:  首页 > 行业动态 >

政务信息化运维预算申报避坑指南:何时申?免费维保多久?

      政务信息化项目建成只是第一步,后续稳定运行离不开持续的运维资金保障。然而,运维预算何时申报?免费维保期有多长? 各地政策差异显著,稍有不慎便可能面临资金断档、服务停滞的风险!本文梳理全国多省核心规定,助你避开雷区,确保运维资金顺利到位。

一、运维预算何时申报?验收合格是硬门槛!

      虽然《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》(国办发〔2019〕57号)未明示具体申报时间点,但其第二十八条强调“加强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经费协同联动”,明确揭示运维经费与项目投资紧密相关。更关键的是,绝大多数省份将项目验收合格作为申请运维预算的前置刚性条件:
  • 明确挂钩验收:
     如《四川省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》(川办发〔2021〕49号)第三十二条直接规定:“未进行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,不安排该项目运行维护经费。”第三十七条还要求对运维需求进行论证评估(含第三方参与)。
  • 附加验收条件决定“生死”:
        数据共享:安徽省规定“数据共享不达标的项目不组织验收,不予安排运维经费”。
        资源开放与网络安全:河北省将“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范围程度以及网络安全情况”作为确定运维经费的重要依据(第十四条)。
        档案验收:湖南省要求“未进行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,不得通过项目验收”(第二十二条),间接影响运维资金
  • 绩效评价影响下一年度经费:
        江西省要求项目投入运行后6至12个月内完成绩效自评,“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运维经费的重要依据”(第四十条)。
        山西省将“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”(第十三、三十条)。
        贵州省明确省大数据局、省财政厅将“绩效评价和评估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”(第十三、十四条)。
        湖南省指出“竣工验收报告和自评价报告是安排年度运行维护经费的重要依据”(第二十八条)。


避坑核心提示:“验收合格”是申报运维经费不可逾越的起点。 务必紧盯本省关于验收的具体标准和附加要求(如数据共享、安全等),并重视绩效评价,它直接影响后续经费的持续性。

二、免费维保期有多长?合同为主,政策有兜底

      项目竣工后的免费运维(或质量保修)期保障,是项目平稳过渡到付费运维的关键缓冲期。对此,各省规定相对灵活:
  • 主流做法:合同约定优先。
       大多数省份的管理办法中,并未对免费运维/质保期时长做统一硬性规定,而是默认依据项目承建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执行。
  • 政策兜底:少数设最低要求。
       目前,仅有极少数省份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最低期限。《海南省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》(琼府办〔2020〕38号)第三十五条是典型代表,其强制要求:“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质量保修制度,保修期自政务信息化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2年。”

      避坑核心提示: 免费运维期长短主要看合同谈判!务必在项目承建合同中清晰、明确地约定免费运维(质保)期的起止时间、服务范围和质量标准。同时,了解项目所在地是否有类似海南的强制性最低期限规定,将其作为合同谈判的底线依据。切勿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地方都有统一的长免费期。

三、避坑行动指南:三步锁定运维资金
  • 前置准备,严把验收关:
        提前规划:精准预估项目验收时间点,确保在需要申报运维预算前完成验收。
        材料齐备:在项目建设和验收阶段,务必确保所有必要文档齐全合规(如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、数据资源目录、档案验收材料、共享评估报告等),任何一项缺失都可能导致验收延误或被卡,进而断送运维经费申请资格。
       紧盯地方特殊要求:
特别注意本省关于数据共享、网络安全、档案等附加验收条件,这是能否获得运维资金的“生死线”。
  • 紧盯政策,动态调整:
        保持敏感: 各地政务信息化管理及财政政策时常更新调整(如绩效挂钩机制的具体操作)。务必建立常态化机制,密切关注省级大数据局、财政厅等部门发布的最新管理办法、申报通知和实施细则。
        主动沟通:在运维期,主动与项目主管部门(如大数据局)、财政部门保持沟通,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和申报要求。
  • 运维留痕,申报有据:
        过程记录:在免费维保期及后续运维服务期间,系统化、规范化地留存所有运维服务证据。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(监控日志)、故障发生及处理过程(工单记录、解决时间、原因分析)、服务响应情况、系统优化调整记录等。
        绩效佐证:这些记录不仅是服务质量的证明,更是进行绩效自评和下一年度运维经费申报时证明运维价值、争取预算的最有力依据。务必做到有据可查。

结语: 政务信息化运维资金安排的稳定性,关键在于吃透并紧跟地方政策脉搏。项目单位务必在验收阶段严控关键指标(尤其是数据共享),在运维期主动作为、精细管理并持续关注政策变化。唯有如此,方能有效规避资金风险,保障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。

您的项目需求
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